年入300亿, 董明珠的劲敌要IPO了

  • 2025-07-29 08:44:16
  • 210

奥克斯集团董事长 郑坚江

作者 | 邱鑫浩

来源 | 邱处机

64岁的宁波企业家郑坚江,即将迎来人生中的第三家上市公司。

7月16日,奥克斯电气有限公司(下称“奥克斯”)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,这是继今年1月首次递表失效后的第二次冲刺。

若成功上市,这将是郑坚江继A股三星医疗和港股奥克斯国际之后,第三家登陆资本市场的企业。

作为中国空调行业的“价格屠夫”,奥克斯曾凭借低价策略在格力、美的的夹缝中杀出一条血路,甚至一度在线上市场超越格力,成为电商销量冠军。

然而,其与格力的“恩怨情仇”也持续十余年,从专利诉讼到公开举报,双方曾多次对簿公堂。

如今,这家年营收近300亿的空调巨头,正试图通过港股IPO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。但上市前夕,郑坚江家族突击分红近38亿元,其中96%落入自家口袋,引发了市场争议。

“价格屠夫”的崛起

1986年,25岁的郑坚江还只是宁波龙观乡的一名汽车修理工。

当时,乡里一家负债20万元的钟表零件厂濒临倒闭,无人敢接。郑坚江却毛遂自荐,贷款2000元承包了这个破旧工厂,从生产电视机天线、录音机配件起步,赚到了第一桶金。

1994年,郑坚江敏锐地察觉到空调市场的潜力。彼时,空调仍是奢侈品,售价动辄三四千元,而美的、格力、春兰等品牌已占据主要市场。

郑坚江决定以低价策略破局,成立奥克斯空调,并喊出“比进口空调便宜60%,比国内同类产品便宜30%”的口号。

2002年,郑坚江做了一件震惊行业的事——发布《空调成本白皮书》,公开1.5匹空调的成本仅为1748元,而当时市场售价普遍在2500-3000元。随后,奥克斯40多款空调全线降价30%,彻底搅动了行业格局。

这一策略让奥克斯迅速崛起。2004年,其空调销量达325万台,跻身全国前三。2018年,奥克斯更是凭借电商渠道的低价策略,超越格力成为线上销量冠军。

招股书显示,2024年奥克斯全球空调销量达1710万台,市场份额为7.1%,位列全球第五。其营收从2022年的195亿元,增长至2024年的297.6亿元,其净利润也从2022年的14.49亿元,增长至2024年的29.35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%。

与格力的十年“战争”

奥克斯的崛起,离不开与格力的“战争”。

2019年6月,格力电器突然在官方微博实名举报奥克斯空调能效虚标,称其部分产品实际能效与标称值不符,涉嫌虚假宣传。奥克斯则迅速反击,指责格力“不正当竞争”,并向公安机关报案。

这场“618”前夕的举报战,最终以奥克斯被宁波市监局罚款10万元告终。但对当时年营收250亿元的奥克斯而言,罚款金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。

更激烈的较量在专利领域。

据统计,2015年至2023年,格力共起诉奥克斯专利侵权27次,奥克斯全部败诉,累计赔偿超4000万元。奥克斯也曾反击,2018年收购东芝压缩机专利后起诉格力侵权,一审胜诉获赔2.2亿元,但最终被二审驳回。

董明珠曾多次公开炮轰奥克斯“偷技术、挖人才”。2013年,格力一批核心技术人才被挖至奥克斯,董明珠怒斥:“我们培养的人才,被他们直接从珠海带到了宁波!”

尽管纠纷不断,奥克斯仍凭借低价策略在三四线城市和电商渠道占据一席之地。2024年,其线上零售额市占率达5.85%,排名第五,线下则仅占1.43%,远落后于格力、美的。

此次IPO前,奥克斯的一项操作也曾引发争议——2024年,公司向股东派发一次性股息37.94亿元,占近三年净利润总和的55%。

由于郑坚江家族通过奥克斯控股持有公司96.36%股权,这意味着约36.56亿元落入其个人口袋。分红后,公司账面现金从51亿元骤降至29亿元,而同期资产负债率却高达84.1%。

市场质疑,这一操作是否在上市前“掏空”公司现金流,损害中小股东利益。奥克斯则在招股书中解释,分红是基于股东回报策略,且不影响公司正常运营。

郑坚江的资本版图其实早已铺开。

2011年,他将旗下的电表业务“三星电气”送上A股,后更名为三星医疗,涉足医疗领域;2015年,他又收购港股夜店第一股“MAGNUM ENT”,更名为奥克斯国际,进军高端物业。

在2024年胡润百富榜上,郑坚江以225亿元的财富排名第213位。

出海

奥克斯此次IPO的核心目标,是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。

早在2015年,奥克斯就启动国际化战略,在巴西、印尼设厂,并进入美国、东南亚市场。2024年,其海外收入达146.8亿元,占总营收的49.3%;而2025年一季度占比,进一步提升至57.1%。

招股书显示,此次募资将用于海外研发、智能制造升级及渠道拓展,尤其在东南亚、中东等新兴市场布局本地化供应链。

但挑战依然存在。

一是低价策略难持续。随着原材料涨价、能效标准升级,奥克斯的成本优势正在被削弱。

二是专利短板。与格力的诉讼,暴露出奥克斯的技术储备不足,海外市场可能面临更严苛的知识产权审查。

三是品牌形象。黑猫投诉平台显示,截至2025年7月17日,奥克斯累计被投诉超3000条,涉及质量、售后等问题。在冲刺港股IPO的过程中,奥克斯也应注意及时处理客户的反馈。

从负债小厂到全球第五大空调品牌,郑坚江用了30年。如今,这位低调的宁波企业家正试图通过港股IPO,让奥克斯在国际市场更进一步。

但面对格力的压制、市场的质疑,以及自身低价模式的瓶颈,奥克斯的上市之路能否一帆风顺?我们拭目以待。

(全文完)

【邱处机简介】